发布时间:2025/7/22 17:08:36 分类:同福资讯浏览:515
导读:很多当事人或家属收到起诉书后,第一时间会翻看量刑建议。
但有时翻遍整份文件,却发现检察院根本没写建议判几年。这让不少人忐忑:没有量刑建议,是不是代表要判得特别重?
今天这篇文章,就来给大家讲清楚:检察院不给量刑建议,到底意味着什么?
01
什么是量刑建议?
在刑事案件中,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,可以提出一个对被告人的处罚建议,这就叫做“量刑建议”。
法律依据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
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,证据确实、充分,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,应当作出起诉决定,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,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,并将案卷材料、证据移送人民法院。
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,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、附加刑、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,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。
常见的三种形式有:
具体量刑建议:如建议判处三年有期徒刑,缓刑四年;
量刑幅度建议:比如建议判处三至五年;
抽象量刑建议:如建议依法从轻处罚、建议适用缓刑。
但要记住:量刑建议只是建议,不是命令,法院不必照单全收。
02
检察院不给量刑建议的常见原因
但如果起诉材料上,量刑建议那一栏空着,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:
没有签认罪认罚具结书
这是最常见、最常见、最常见(重要事情说三遍)。
简单来说,认罪认罚制度是(认+罚)绑定在一起的:
被告人承认犯罪
同时愿意接受处罚
如果签了具结书,检察院才会给出从宽处理的建议和量刑。
如果没有签,检察院就不会主动建议判几年,而是把案件交给法院自己决定。
举个例子:小张因涉嫌诈骗被起诉,但他只承认部分金额,拒绝全部认罪。检察院因此不给出建议,交由法院审理判决。
案件定性存在争议
比如:
被告人或律师觉得情节轻微,可以缓刑
检察院则觉得社会影响大,应该判实刑
双方意见僵持不下,两边意见差得太远,这种情况下,检察院可能就不提建议,干脆交给法院去定性、去量刑。
案件属于新类型或首例案件
对于一些新型犯罪,比如:刑法新增加的罪名
如果当地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案子,没有先例可参考,检察院就会更谨慎,不做具体量刑建议,而是由法院来定,等法院判了以后,大家再参照执行。
被告人态度反复不定
比如:
对犯罪事实有反复;
签署认罪认罚后又反悔;
认罪但拒绝赔偿或调解。
这种情况下,检察院也难以把握其真实态度,通常不会给出量刑建议。
其他原因
还有一些不常见但实际存在的情况,比如:
案件材料有问题,检察院先起诉,让法院决定要不要补充
多个罪名需要合并判刑,比较复杂
需要等待上级检察院的指导意见
这说明,没有量刑建议反而可能给辩护留下更大空间。
03
法院会不会“照着判”?
一般会:如果是认罪认罚案件
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,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法院采纳率非常高,因为程序简化、态度良好,法院倾向于维持检察院建议。
法律依据
《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》
第四十条 量刑建议的采纳。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,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。对于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、充分,指控的罪名准确,量刑建议适当的,人民法院应当采纳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予采纳:
(一)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;
(二)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;
(三)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;
(四)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;
(五)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。
对于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,量刑建议适当,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,人民法院可以听取人民检察院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审理认定罪名的意见,依法作出裁判。
人民法院不采纳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的,应当说明理由和依据。
所以,认罪认罚≠一定从轻,要看建议内容是否公允。律师这时介入尤其关键。
不一定:
在三种情况下,法官可以调整甚至不采纳
比如,一个轻微盗窃案,检察院建议判5年,这显然太重了,法官肯定会改。
反过来,如果是贪官受贿几百万,检察院只建议判缓刑1年,法官也不可能照办。
比如被告人有自首、立功、赔偿被害人等从轻情节,但检察院没考虑进去,法官可以调整。
比如开庭时发现关键证据有问题,或者证人翻供,法官就得重新衡量。
所以,重点不在于检察院给不给,而是案件本身的事实证据与法律适用。
没有量刑建议,法院也不会盲判,而是:
依据案件事实、法律规定;
结合庭审中律师的辩护意见;
参考同类案件判例。
很多时候,如果律师辩护到位,法院判的刑期甚至比检察院建议的还低。
例如:检察院若建议三年,法院判两年并缓刑,也并不罕见。
当然,也有法院判得比检察院建议高的情况,所以还是得看案件具体情节。
04
法院不采取检察院量刑建议,
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
提交证据:向法院提交被告人满足缓刑执行条件的证据,如犯罪情节较轻、有悔罪表现、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。
专业律师指导: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,充分准备辩护意见,争取法院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。
准备上诉:如果法院比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判得重,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可以准备上诉。因为检察院不抗诉的话,你上诉也不会加刑,不会判你多坐牢。
检察院抗诉的可能性:检察院因为法院判得太重而抗诉的案例不常见,但确实是有的。当检法确有认识分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,检察机关可以“不服”法院的判决进行抗诉。
05
结语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“法律的天平从不自动倾斜,砝码要靠自己争取”。就像法学泰斗江平所说:“权利的本质是斗争。”面对检方的不确定性,与其猜测“是福是祸”,不如抓住每个程序节点主动出击。